2011年11月15日晚19:00,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慕尼黑大學Ernst Pöppel教授應“北京大學海外名家講學計劃”項目之邀,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新聞發(fā)布廳舉辦了題為《人類的時間,大自然的時間——腦科學與心理學面臨的新挑戰(zhàn)》(Time in Man, Time in Nature: New Challenges in Brain Science and Psychology)首場演講報告會。
(吳璽宏、查紅彬、遲惠生、Ernst Pöppel、陳霖、周曉林、傅小蘭、韓世輝、張建新、包燕)
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機器感知與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聯(lián)合主辦。報告會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包燕副教授主持,周曉林系主任致歡迎詞,北京大學前常務副校長遲惠生教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及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霖院士、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楊玉芳教授、中國科學院心理所所長傅小蘭教授、副所長張建新教授、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韓世輝教授、機器感知與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查紅彬教授、吳璽宏教授等校內(nèi)外專家出席了報告會。本次活動現(xiàn)場氣氛熱烈,150人的新聞發(fā)布廳,最后坐了200多人。除北京大學以外,還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共230多名師生及社會各界學者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時間知覺及時間信息加工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一個科學難題。Ernst Pöppel教授以其淵博的學識、睿智的思考,從心理學、神經(jīng)科學、物理學、哲學等多種角度對“時間之謎”進行了科學的、富有哲理的透視,其幽默的言辭使得現(xiàn)場不時爆發(fā)出陣陣笑聲和掌聲。報告結(jié)束后,Pöppel教授與在場的師生進行了約30分鐘的熱烈互動,對大家提出的各種與時間相關(guān)的問題,一一做了深刻而富有啟發(fā)性的解答。
最后,查紅彬教授代表主辦單位向Ernst Pöppel教授贈送禮物,對方回贈禮物。報告會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jié)束!
2011-11-28